当前位置: 首页 > 伤感散文 > 正文

我家有爿小竹园

来源: 四季文学网 时间:2021-06-26

 作者简介:戴红伟,男,1966年10月出生

 

 

乡下老家的东南角,有着一爿小竹园。清明时节,雨水增多,园中的土壤在春雨的滋润下逐渐地松软起来,过不了多久,一只只黑乎乎的小竹笋悄无声息地破土而出,它们生长迅速,越蹿越高,不日长成新竹,成为竹园中的新生力量。这种自家园子里产出的竹笋叫作“杜园笋”。

 

 

 

苏轼有诗云: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。”小竹园是我家宅院之中一道悠然而雅致的风景,园中的竹笋更是世间不可多得的美食。虽说杜园笋每年开吃的时间要比黄泥笋、毛竹笋略晚一点,集中出笋期也只有半月左右,但其肉质细嫩,味道鲜美,或红烧油闷、或拌炒下汤,无论哪种都是令人垂涎欲滴的时令佳肴。

 

“无数春笋满林生,柴门密掩断行人。会须上番看成竹,客到从嗔不出迎。”唐代大诗人杜甫护竹成林的心情显露无遗。我家竹园规模不大,竹子不多,一样是全家人至爱的宝贝。小竹园在我家的院子里存在了近五十个年头,说起竹园的来历,竟与我儿时的一次玩耍有关。

 

   老家地处江南水乡,村里人多地少,农舍一户挨着一户,我们生产队30多户人家当中,仅村西头豆腐浜那里有一片竹园。这竹园属于豆腐浜边上很好的一户人家,家有老少二人,老的年迈体弱,小的疾病缠身,都没有下地劳动的能力,父子俩居住在三间朝南的大瓦房里,房前开门见田,屋后竹林、果树围绕,这是他们祖上做豆腐、卖豆腐时积下的财富。

 

 

人民公社时期,物质资料匮乏,到了出笋的时候,那片竹园经常遭到偷笋贼的光顾。饥肠辘辘的偷盗者只贪图竹笋的美味,从不顾及竹园的死活,他们见笋就拗,偷了就跑,长此以往对竹园造成了很大的破坏。终于有一天竹子开花,竹园枯萎了。

 

 

 

那一天,我们几个学龄前的小孩子,得知豆腐浜那里正在砍竹园,都纷纷跑去看热闹。见到园中的竹子已全部倒在地上,正被人一根一根地往外拖,有些人在竹园里翻来翻去,说在寻找长在竹鞭上的小竹笋,黄蜡蜡的竹鞭被他们扔得到处都是。我们这些贪玩的孩子,竹头掮不动,竹笋找不来,只觉得那些竹鞭好玩,就拾起来像甩鞭子一样四下挥舞。这样嬉闹了一阵子,看看那些寻笋的人忙乎了半天,也找不出什么像样的竹笋,大家没了兴趣,三三两两地陆续散去。

 

 

我拎着竹鞭一路晃荡地回到家,正好遇到我三姑妈家的小儿子文刚过来找我一起玩。玩什么好呢?我说“埋竹鞭”,文刚说“种竹头”,我们这对年龄相仿的表兄弟,一起来到我家的菜地之中,在一处空地上胡乱地挖了个坑,然后把我带回来的两段竹鞭埋了下去。

 

 

 

   第二年春天,我父亲惊讶地发现菜地中出现了两簇纤细的小竹,他盯着那些异类,琢磨了半天不得其解。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,当时正在村里劳动改造,他作为农民的后代,空闲时总在自家的土地上种树、种菜、种瓜、种豆,忙来忙去劳碌个不停。我惴惴不安地向父亲坦白了自己的“所作所为”,没想到却得到了父亲的一番夸奖。父亲当下关照我母亲,以后不要在这片区域种菜了。

 

 

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;几只小笋,足以成林。以后的日子里,喧宾夺主的那些小竹子,以惊人的速度地向四周扩张,竹子越来越多,越来越高,越来越粗。没过几年,亭亭玉立的一片小竹园蔚然成形了。

 

 

 

每年出笋的时候,父亲猫腰钻进竹园中,翻开枯叶和青草,用自制的丁字铲小心翼翼地挖竹笋。小笋星星点点,头顶绿芽,有长、有短、有粗、有细,有的能顽强地顶开砖头和石块,不屈不挠地往上生长;有的则隐藏在犄角旮旯里,似乎在跟我父亲躲猫猫。父亲眼光独到,能够根据露出地面的笋尖,准确判断出整支竹笋的大小,他挖的竹笋,下铲、用力适到好处,很少有拦腰挖断的。父亲还告诫还我们,竹笋好吃,但不能全都挖光,竹子稀疏的地方,必定要留下几只让它们长大成竹的。

 

 

种下这小竹园是我儿时的懵懂而为,小竹园的茁壮成长则离不开我父亲的悉心照料和管理。父亲爱上了这片竹园,他时常往竹园里挑泥松土,为其填高地势,后来甚至不惜体力凿掉了旁边的一块水泥地,给了竹园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
 

 

 

小竹园知恩图报,不负所望,将地下的竹鞭延伸到了我三姑妈家拆除猪棚后留下的一片废墟下,在那里长出了许多竹子,慢慢地与我家的竹园连成了片。三姑妈的祖父和我父亲的祖父乃同胞兄弟,祖辈们过世那么多年后,翠绿的竹园又把分家时划开的土地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。

 

 

 有了竹园,吃笋不愁;有了竹园,我们家的铁搭柄、晒衣竿等都有了着落。乡邻们结婚办喜事,有些会到我家讨要两根连蒲头、带叶子的青竹头,回去系上红绸布,当作“喜竹”,也叫“节节高”。我自己娶媳妇讨亲船上的那二根喜竹就是从自家竹园中挖的。乡下人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寄托在了节节长高的竹子上。每逢乡邻有求,父母慷慨应允,不收分文。

 

 

 

    冬去春来,日月如梭,老家的房子从平房变成楼房,又从楼房翻建成了洋房,新房子越造越漂亮,不变的是,小竹园生机勃勃,碧绿常青,在祖辈传下来的土地上鲜活地生长着。岁月留痕,万物有灵,那节节攀高的竹子,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像我们这样的农户人家逐渐过上的幸福生活,也记录了农村大地上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 

癫痫病的饮食
郑州哪里治疗癫痫好点
正规癫痫病医院

热门栏目